前些日子趁著假日空閒,跑了趟台南北門
早年以鹽業著稱的北門,近來因為水晶教堂的興建,又重新掀起觀光的熱潮
到了北門後跟隨著人潮,很輕易的就找到了遊客中心的所在
人可真是喜歡跟隨潮流呢XD
北門遊客中心原是鹽場的倉庫
之後改裝為遊客中心,並在其中設置一些人文地理相關的展覽
遊客中心的周遭以及草地上擺設了不少海洋與愛情風格的佈景
再加上最夯的水晶教堂,似乎有意將這裡打造成婚紗取景的聖地
牆上彩繪上漂亮的圖案,讓建築的外表變的更活潑,也為這裡增添了浪漫的氣氛~
遊客中心內展示著巨大的抹香鯨骨骼標本,因擱淺在北門海邊而結束了牠的生命旅程
館裡面也有展示雲嘉南的自然環境與生態,以及人文與風俗民情等等展覽
水晶教堂就在離遊客中心不遠處
北門再次變得如此熱鬧,絕大多數的遊客就是衝著水晶教堂而來的
目前教堂沒有開放,所以四週圍著繩子只能遠觀
但我覺得這樣反而比較好
一但開放,擁入的人潮造成的擁擠與髒亂只會降低參觀的品質
雖然說是教堂,但反而比較像是棚架
但簡潔的造型到也滿適合這片碧水藍天
往遊客中心後面走去,就到了錢來也雜貨店
原本是鹽場的鹽工福利社,後來經過整修並成了電視劇的拍攝場景
現在裡面也真的在賣些古早味的小吃以及童玩
走著走著~來到了烏腳病紀念館
雖然這裡的參觀範圍不大,但卻讓我覺得走此一遭是很有意義的~
烏腳病是早年好發於嘉義、台南等沿海村鎮的風土病
由於當地地下水含有高含量的砷,居民長期飲用井水而造成砷中毒,手腳發黑壞死而得名
在民智未開的年代,患者往往被認為是遭到詛咒而被排擠
讓患者除了得忍受身體的疼痛,也得遭受心理的傷害
而且在當時的醫療技術下,得了烏腳病唯一治療的方法就只能截肢
現在的紀念館是由當年王金河醫師的診所整修改建而成的
王金河醫師自日本留學回鄉後,便留在家鄉免費醫治烏腳病病患
也因其偉大的情操,而被尊稱為台灣的烏腳病之父
館內展示著當時的醫療器具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藥品以及設備往往是缺乏且簡陋的
以下為烏腳病患切除的患部標本,為避免不適請斟酌點閱
烏腳病標本
雖然早已時過境遷,但走在長廊之中仍然感覺到些許當年病患們的哀愁
在這簡易的手術室中,不知有多少的病患在此失去他們的手腳
看著帶有鏽痕的器具,也讓人幻想出幾分彷彿沉默之丘中世界的氛圍
看似恐怖又尖銳的金屬道具,卻是當時非常珍貴的醫療資材
相關網站:
北門遊客中心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