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Joe要介紹的是位於高雄縣橋頭鄉的台灣糖業博物館~
 
台灣糖業博物館的前身正是橋頭糖廠
在這炎炎夏日裡,一提到糖廠許多人都會馬上想到糖廠冰棒和冰淇淋吧XD
不過對一些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年紀的人來說
最懷念的還是那個光著腳丫追逐載甘蔗的小火車,等著撿掉下來的甘蔗吃的童年吧~:)
 
至日據時代起,橋頭糖廠的存在已經超過一個世紀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工廠內的製糖機器早已結束了過往的使命
如今的工作則成為了敘述歷史的講古者
將興盛繁榮的曾經,以沉默的方式傳達給往來的遊客
 
 cs01.jpg
搭乘捷運,一下橋頭站便可以直接進入糖廠園區內部,交通非常便利
但若是搭乘自己的交通工具由南往北
便會經過捷運下的彩虹通道,穿越過彩虹前往橋頭糖廠~:)
 
 
糖廠園區佔地十分廣闊,可以分成好幾個區域
但既然叫做糖廠,就先來參觀往日製糖的工廠吧!
cs02.jpg
由於糖業沒落,許多不符經濟效益的工廠都遭到關閉的命運
過去工人們忙碌工作的景象不再,只剩下外牆斑駁的鐵鏽繼續陪伴
 
cs03.jpg
工廠內仍然保存了製糖的機具供遊客參觀
cs04.jpg
當年的蔗糖就是從這些巨大的桶槽中所析離出來的
cs05.jpg
夕陽映照下的工廠顯得有些孤寂
高聳的煙囪兀立在這片黃澄澄的天空中
 
 
cs06.jpg
過去的社宅事務所
或許當時的台灣對日本人來說,就像是充滿著南洋風情的熱帶小島吧?
也或許是在那幾百年間,台灣總是在各個外國的侵略者間移主?
所以建築也是設計成熱帶殖民風格的樣式
目前偶爾會有展覽在這邊舉辦
 
cs07.jpg
屋頂上的方孔可不是裝飾喔!
那些都是防禦侵略者的置槍孔
但是否曾經發揮過它原本的功用就不得而知了
 
cs08.jpg
位於事務所附近的聖觀音像,是仿照奈良藥師寺東院堂的觀音像風格鑄造的
一方面是撫慰遠離家鄉的員工,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拉近台灣農民的向心力
當時共鑄了四尊,台灣僅留此一尊
 
 
cs09.jpg
同樣是熱帶殖民風格的俱樂部
現在成了早期文物的展覽館
 
 
cs10.jpg
館內展示的"蔗渣糖度蒸煮器"
用來檢查提煉後的蔗渣所殘留的糖度
 
 
cs11.jpg
稱之為"閉塞器"
主要是做為小火車進轉運站前的器具
 
 
cs12.jpg
當年小火車卸下載運甘蔗的轉運站
現今的荒野蔓草幾乎要蓋過了鐵路的痕跡
 
 
cs13.jpg
被稱為"五分車"的小火車
蛻下了載運甘蔗的重責,成了供遊客觀光拍照的景點
 
 
cs14.jpg
駕駛艙裡十分狹窄,頂多只能容下兩個人
從鏽跡斑斑的儀錶上可以得知它經歷了不少的風雨
 
 
cs15.jpg
從車窗往前望去,試著去感受當年駕駛員的視野~
 
 
cs16.jpg
看起來很酷的怪獸
在園區內有許多以小火車或製糖機具所改造的藝術品以及遊樂器具
cs17.jpg
cs18.jpg
逛了那麼多地方,糖廠冰當然是不能忘記的XD
這邊有賣許多外面吃不到的特殊口味呢!
 
 
cs19.jpg
冰棒入手!那麼我就開動啦~=w=
cs20.jpg
因為園區還滿廣的,用走的多少會有點累
所以裡面也有擺設租腳踏車的攤位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這種能一台連接一台的接龍車~
 
 
cs21.jpg
位於原日軍靶場的雨豆樹劇場給人一股傾頹的美感
我來的時候正好遇到有人在外拍
 
 
cs22.jpg
破敗的靶場房舍已成了如廢虛般的存在
 
 
cs23.jpg
員工宿舍早已人去樓空
直到凋零之前只剩下供遊客參觀的價值
 
 
cs24.jpg
用紅磚砌起來的有趣雕像
cs2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 的頭像
    Joe

    法老狐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